疫情后的紡織春天已悄然來襲
2月通常是外貿行業銷售的傳統淡季,但是今年春節期間,我國面料外貿市場卻呈現出“淡季不淡”的態勢。是什么原因逆轉了市場行情?今年面料外貿市場又將迎來怎樣的機遇和挑戰?
淡季不淡
訂單不斷
從2021年12月開始,公司訂單就開始增加,接單速度和訂單量處于歷史上比較好的時期。海外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,海外市場訂單有效恢復,公司的訂單情況逐季改善。在紹興市柯橋區天創紡織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,100多臺機器開足馬力加緊生產,工人們忙碌在各個工作崗位上?,F在我們手中的持單量大概有500多噸面料,訂單已經排到9月。產品主要銷往歐美、日韓、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。為了完成訂單,今年春節期間,公司有60%員工選擇就地過年,500多位員工在崗。
此前,不少人都認為去年圣誕節過后,中國紡織外貿企業的高光時刻已過,加上后來的元旦和春節長假因素,今年一季度出口火熱景象恐怕難以持續。但目前這樣的市場情況,已經超出了一些行業人士的預判。
功能面料
擔當主力
外貿型面料企業近期訂單比較火熱的原因,除了“中國制造”國際競爭力的上升,更深層原因是企業技術不斷創新,功能性面料在市場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,顯現出了巨大的市場潛力。
近兩年,天創通過技術創新努力推進紡織纖維新技術的研發和創新,進行批量生產木棉纖維,功能性纖維紡織品以及碳纖維,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等高性能纖維紡織品。在市場上十分走俏。得到業內外人士的高度認可。
目前,國內功能性面料市場正迎來新一輪高速增長,越來越多的面料企業正在積極入局。
研發新面料確實會給公司增加很多成本,包括進口原材料的費用、生產成本以及專業機構檢測費用等,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,因為企業必須走創新的路線。
對此,總經理張力琴指出,我司外貿企業克服了去年原材料價格上漲、勞動力成本上升,以及海運費大幅上漲的重重困難后,已經加強了產品的升級換代,加強了產品的科技含量,讓全球市場對中國紡織產品,對天創紡織越來越認可。
有壓力
更有動力
雖然訂單的增加、技術的提升為行業注入了信心,不過全球疫情反復,經濟復蘇分化,商品價格上漲,能源緊缺,航運緊張等風險交織,也給外貿出口帶來一定的壓力。
展望全年,總裁江余旭指出,紡織行業經濟運行仍具備穩中向好的條件和基礎,但發展形勢的復雜嚴峻性不容忽視。天創紡織應不斷鞏固先進制造優勢,積極把握行業契機。國內國際雙循環,天創紡織的發展之路必將越走越寬廣。